中新網北京9月23日電 (曾玥)今年是我國批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20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國非遺保護20年:成就、挑戰與展望”學術論壇21日至22日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辦,來自非遺領域的近40位決策者、管理者、專家學者和非遺傳承人圍繞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理念與方案進行深入交流與研討。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李曉松指出,我國非遺保護實踐是《公約》精神與我國國情相結合的過程,已基本形成一套既與國際銜接、又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體系。只有結合《公約》精神、扎根中國文化、立足中國國情,形成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模式,才能繁榮我國非遺保護事業,并為國際非遺保護工作貢獻“中國方案”。
李曉松強調,非遺研究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大背景下出現的一個新的學科增長點,教育界和學術界應當積極回應這一社會需求,提高學科服務社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非遺研究要有世界眼光,不僅要著眼中國的非遺發展,還要關注國際社會非遺理念的深化,要有世界的意識,也要有世界的胸懷。”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雁云表示,高校作為知識創新與文化傳播的高地,在非遺保護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北師大以深厚的學術底蘊和前瞻的教育理念,不斷整合多學科優勢,以跨學科視角推動非遺科研、教學與社會服務全面發展。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王立軍勉勵學者們攜起手來,為推動我國非遺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新貢獻。
在發言討論環節,專家學者各抒己見。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劉魁立認為,過去20年間,結構和解構的認識方法逐漸顯見,社會對非遺保護對象的情感內涵有了不同于過去的認識;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俊華重點闡述了中國非遺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非遺保護與現代治理等方面的辯證關系;華中師范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黃永林則著重探討非遺傳承主體和保護主體形成合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法和路徑等。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20年來,中國非遺保護與傳承科學有序,碩果累累。本次論壇不僅是對過去20年非遺保護工作成就的一次全面回顧與深刻總結,更是對未來非遺事業發展方向的一次積極探索與前瞻布局,強化非遺保護的理論支撐,促進學術研究的深化與創新,加強實踐層面的經驗交流與策略探討,為推進非遺保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與建議。
本次論壇由北京師范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與發展中心、文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聯合主辦。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中,與會嘉賓圍繞“非遺內外:現代化進程中的非遺保護”“生態與傳承:非遺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跨界與融合:非遺保護中的類別與媒介”“主體性與文化權力:非遺的人民性”“理論與實踐:非遺保護與非遺學科建設”“話語與政策:非遺保護的中國經驗與本土實踐”等六大主題展開討論。(完)
【編輯: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