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陳楊:淬火成鋼煉成電磁尖兵
银河证券全国统一人工客服电话
中新網成都9月23日電 題:“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陳楊:淬火成鋼煉成電磁尖兵
作者 單鵬 楊曉波 彭小明
又有戰士向隊長陳楊抱怨:“這里晚上零下20攝氏度,就兩個單兵帳篷,大家扛不住!”這位向陳楊抱怨的士兵,嘴唇干裂,耳朵凍得通紅。“這里狼也很多,狼群來了怎么辦?”“就一場訓練,至于嗎?”其他戰士也跟著附和道。陳楊能理解戰友們的心情。為了找到合適的訓練場地,戰士們背著沉重的裝備,在海拔4300多米的雪山跋涉數個小時,已逼近人體的生理極限。
“這里不僅僅是訓練場,也可能是未來抉擇生死的戰場。你不適應這里,當那一天來臨就等著當炮灰!”陳楊此話一出,戰士們低頭不語,陷入沉思。“10年前,我和師兄弟們就想來這里訓練,但沒有機會。現在有了機會,大家一定要珍惜!”陳楊繼續說。
2019年,在雪域高原,西部戰區某部一級上士陳楊對業務骨干進行了長達2個月的能力提升培訓。他們24小時連軸轉,通宵達旦堅守“陣地”。這一年,是陳楊入伍第十年。
“選擇在高原訓練,一是檢測裝備,二是訓練隊員的意志力和生存能力。”近日在成都接受采訪時,陳楊解釋說。
在部隊,陳楊是有名的“電磁哨兵”。“電磁哨兵”的主要任務是分析核準電磁數據。電磁數據是組織電磁領域軍事行動的基礎,直接影響著指揮員對戰場電磁態勢的感知和判斷。“‘電磁哨兵’相當于戰場上的一根根神經。”陳楊形容道。
電影《暗算》中,“聽風者”阿炳憑借一雙耳朵,屢屢偵獲敵軍無線電情報。現實中,陳楊也有一雙聰敏的耳朵。一段在外人聽來不堪入耳的噪音,陳楊從中能敏銳捕捉目標信息。一次考核中,陳楊在極短時間內獨自偵獲60多個目標信號,占信號總數四成,這一表現令現場考官連連稱奇。
這一本領并不是天生的,至少在陳楊看來,這些年他付出的努力遠大于天賦。10年前,陳楊參加一次崗位選拔,他整整一個月沉浸在復雜電磁環境里,背要點、練技能、找信號。在這場淘汰率高達95%的選拔中,他最終頂住壓力成功入圍。
“這場選拔的難度不亞于特種兵的選拔。”陳楊說,一些項目是對人體極限的挑戰,“比如早晨起來空著肚子先跑8公里,一結束馬上拿出筆和紙進行專業訓練。如果這個時候身體吃不消,或者意志力被攻破,就說明干不了這一行。”
“陳楊是個好苗子。”在選拔中,陳楊的表現得到了考官曾文龍的注意。曾文龍當時是部隊的機關參謀,后在一次紅藍對抗小組例會上,陳楊新穎的技術觀念加深了曾文龍對他的印象。再后來,陳楊調到了曾文龍所在業務室,曾文龍順理成章成為陳楊的師傅。為了把陳楊培養出來,曾文龍批注他每天寫的工作記錄,鼓勵他勇于嘗試數據分析,要求他在戰區聯指中心執勤做到零誤差……在曾文龍的指導下,陳楊從“聽風者”成長為“分析師”,心性不斷磨礪,不僅耳朵越來越敏感,眼睛也越來越“深邃”。電磁頻譜圖里密密麻麻的線條,陳楊掃一眼,便知道哪些波峰是目標信號。
把目標信號從跳動的電波里找出來,讓陳楊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這讓我覺得我能干這一行,堅定了要干出點名堂的想法。”入行以來,作為電磁數據采集員,陳楊深入熱帶雨林,登上雪山之巔,足跡遍布西部高原。進入執勤崗位后,他改進工作方法,讓數據清洗、融合和分析工作用時大幅縮短;積極主動學習研究現代軍事斗爭中的信息對抗案例。這些年,從陳楊手里流過的數據以百萬計,但沒有出現過一次差錯。
豐富的工作經驗,扎實的實戰技巧,突出的業務成績,讓陳楊在“圈子”里小有名氣。每年機關都會點名讓陳楊參加重要任務。幾年前,西部戰區一場重要的紅藍對抗演練打響,陳楊受邀成為電磁藍軍教頭,扮演“磨刀石”的角色。他不僅精通通信規則,反復變頻換道,還經常用不同的語言通信,指揮50名藍軍學員執行通信戰術,幾乎沒有給紅方留下任何破綻。幾個回合下來,戰士們仿佛“脫了一層皮”,但也加深了對規則和戰法的理解。
陳楊17歲入伍,參軍15年,陳楊先后被表彰為“全軍優秀軍士”、西部戰區“四有”優秀個人,榮立三等功1次,全軍優秀士官人才獎二等獎1次,獲得全軍相關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今年7月,陳楊入選11名“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名單。
陳楊的爺爺曾是一名守衛“國門”的軍人,如今,聽著爺爺戰斗故事長大的陳楊繼續奮戰在祖國邊疆的雪域高原。陳楊長期戰斗在雪山貓耳洞里,近60度的山體和沉重的裝備是身體上的煎熬;24小時在無人區如“大海撈針”般搜尋目標信號,則是精神和意志的挑戰。有新同志問陳楊:“班長,這樣堅守靠什么?”陳楊說:“靠骨子里的信仰!”(完)
【編輯:房家梁】《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陳楊:淬火成鋼煉成電磁尖兵 》( 2024-09-24 02:27)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